felixdae.github.io

Words, Thoughts.

View the Project on GitHub

打麻将

小时候家里管得紧,扑克、麻将什么的基本上不许接触,持续洗脑之下,个人也认为那些属于“赌”,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主动避而远之。到了上大学以及工作之后,免不了要玩一玩这些东西,玩的时候才发现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在平均水准之下。哪怕是玩了很多局之后,感觉进步也比较小。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这方面有认知障碍。比如玩扑克时,表现出来就是没法记住自己的牌,没法记住打出去的牌,没法记住哪一门对家已经出尽了。讲到认知方面的障碍,我又想起在大学的后两年,当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做有效的阅读,完全没法集中精神,读不了几行就走神,会无意识的多次重读某一段,但是事实上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其上。意识到问题之后,后面持续加强阅读,几年过去现在情况已经好了一些。

还是说回打牌吧。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朋友间的打牌消遣,我基本上难有胜绩。输点钱其实倒都无所谓,关键是我认为这是个人的一大缺陷,并且水平太差在牌桌上会表现得很傻。因此我认为是有必要加强一下这方面的能力的。这种东西要提高水平毫无疑问要多练,但是自身水平这么烂实在不好意思经常来找人练手。也曾经想去qq之类的平台上玩,但是一方面上面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由于平台的盈利取向也会造成平衡性的缺失。直到最近通过万能的知乎,找到了国内技术流玩麻将的圈子,进而接触到了日本麻将以及对战平台tenhou.net。对于这个圈子所推崇的麻将观、日麻相对国内各种地方麻将的优势、tenhou平台的功能及特色,都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来获得认识。自己看过一些文章以及在平台上对战过几百局之后,渐渐感觉自己走在正确的入门道路上。

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关于麻将的感触有这么几点吧:

1、牌效率,即快速的凑成4面子加1对子的胡牌型是有确切的方法论的,熟用这套方法对于快速成牌效果非常明显。这套方法是基于科学的概率认知之上,而不是原始含混的随机认识。

2、打麻将的运气成分很大,与其要强行做成某种胡牌型,不如针对自己的摸牌情况,灵活做牌,在难度相当的情况下尽量把牌做大。长久以来所受的教育和形成的观念是:认准了某个目标,然后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来实现。这种方法在麻将这种多人参与而且运气成分比较大的状况下不是最优的方法。一手烂牌硬要做大首先在概率上来讲本身就是很困难的,另外有竞争的存在也会导致其他人提前胡牌从而该策略彻底失败。(引申一下,貌似混社会也是这么个道理呢)。

3、要有成本意识。打出一张牌是有可能被吃碰的,甚至可能放铳的,因此要时刻评估风险和收益,尤其在某一家已经很明显大牌听牌时。举个例子,某一家正在清一色听牌,那么如果仅仅是为了做成手上的一番小屁胡,实在就没有必要打出高风险的那一色牌了,因为风险和收益是极度不对称,此时果断跟臭弃胡才是更明智的选择。